
《懷疑人生》:寫給每一個在現實中迷失過的你
「青春是最不敢懷疑的時光。」
人到中年(請不要猜我幾歲!😂)近一兩年開始有點懷疑人生,尤其當你發現,曾經一起上學、一起傾訴夢想的朋友,已經漸漸「失蹤」,然後某天突然出現,說自己「閉關」了幾年,結果出關後是事業有成、成家立業的人。他們之中不乏建築師、會計師、企業家……看著他們逐一完成「人生KPI」,自己卻還在原地踱步,難免會開始反思:「我係唔係好廢?」
就在這個時候,MC張天賦出了一首新歌——《懷疑人生》。真心覺得這首歌唱出了我心裡的掙扎。(沒錯,我就是小粉絲🩷)
「我問我不夠你現實算不算頹廢,我問我想法太浪漫會否吃虧。」
這不就是很多人每日懷疑自己時的心聲嗎?自我價值、社會規則與人生意義之間的角力,每個選擇都像走在鋼線上。曾幾何時,我們相信努力可以換來理想的生活,但現實是,努力並不一定會有回報。有人說:「追夢的人最勇敢。」但在資本掛帥的社會,能一邊做喜歡的事,一邊養活自己,實在是奢侈得要命。
一、你不是唯一懷疑人生的人
「懷疑人生」四個字,聽著好像很負面,但其實,它是一種內在覺醒。當你對生活感到困惑、對未來感到不確定,那代表你正在思考,而不是盲目地被生活推著走。
《懷疑人生》這首歌真的推出得很及時,一開頭的歌詞就非常直接地點出了我的這種心境:
「我問我不夠你現實算不算頹廢,我問我想法太浪漫會否吃虧。」
面對身邊人步步高升,我們好容易將自己的進度與他人相比。這是人之常情,但也正是讓我們懷疑人生的原因之一。
當我們不斷比較,就會漸漸產生「我是否跟不上?」的焦慮。
其實,真正需要問的不是「我做得夠唔夠快?」,而是「我做的方向係咪啱?」
二、五個人生提問
整首歌充滿了問題,這些不是對世界的質問,而是內在心聲的吶喊:
1. 「成功的方法怎複製?」
我們見到別人成功,便會想:「我跟住佢條路行,係咪都會得?」但每個人出發點、資源、運氣都唔一樣,複製唔到成功,只會複製焦慮。
2. 「人生只可以給消費?」
這句歌詞直指現代社會「人係工具」的現實殘酷。我哋每日打卡返工,換取生存資源,到底係唔係就係為左「生產」同「消費」?如果係,咁理想又算咩?夢想又算咩?
3. 「頭亦已撞破便要學會乖」
幾多人成長過程中都曾經「撞牆」,被社會制度、職場規則、長輩壓力逼到學識收斂、學識妥協。張天賦喺呢句唱出一種不甘與無奈:我唔想乖,但如果唔乖,我會被淘汰。
4. 「逃出去代價太大」
每次諗住辭職、轉行、環遊世界之前,總會聽到呢句聲音:「你負唔負擔得起個代價?」唔係人人都可以放下穩定的生活,去冒險做自己。
5. 「平躺於新世界」
這句有種最後的「覺醒」,如果現實世界咁唔合理,咁不如走出呢個系統,另覓出路,甚至乾脆「平躺」——唔再強求甚麼成功,唔再比較高低,只求平靜。
三、為何我們都會懷疑人生?
人生總有階段性,無論你在20歲初出社會,還是30歲轉職,甚至40歲重啟人生,每個轉角都可能出現「懷疑人生」的時刻。
1. 社會標準的壓力
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:「讀好書,搵好工,結婚生仔」,社會給你設定了時間表,而一旦你「落後」,就會被貼上「唔上進」、「失敗者」標籤。你上IG、Facebook,每個人都活得好精彩,旅行、美食、升職、結婚、買樓……別人的「高光時刻」成為你「低谷時期」的放大鏡。
1.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
你可能曾經有理想,但工作後發現,原來社會不是按你的熱情來獎勵你,而是看你的價格。熱情變冷,理想變累。
四、我們可以怎樣做?
1. 停一停,認真聆聽自己
有時候太忙碌,忙到忘記問自己:「我開心嗎?我還想繼續嗎?」花一點時間靜下來,寫日記、散步、冥想都可以,最緊要聽清楚你內心真正想說什麼。
2. 定義你自己的人生成功公式
不一定要升職加薪、買樓買車才叫成功。如果你可以做喜歡的事、有健康的身體、穩定的情緒、幾位真心朋友——都是一種幸福。
3. 與其比較,不如欣賞
你不知道別人背後付出幾多,亦不知道他們犧牲什麼。人生不是賽跑,每人步速不同,慢行不代表行得不夠遠。
4. 找到自己的節奏與出口
寫作、唱歌、畫畫、運動、義工、旅行……總有一種方式可以令你重新連結自己。重拾「對生命有感覺」的能力,先會重新感受到存在的力量。
五、懷疑不是終點,而是開始
「明白我沒價值去被了解,要私奔到最遠無人地帶。」其實,我們都想被了解,都想找到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。
懷疑人生,未必是失敗的象徵,反而是醒覺的起點。正因為你開始思考,開始掙扎,代表你不願意放棄。
每一個懷疑人生的夜晚,都可能是一個重新出發的早晨。
結語|寫給每一個在夜深人靜時問「我是否還值得繼續走下去」的你
你並不孤單。
你未必要大富大貴才叫成功。 你未必要贏了所有人才值得存在。
你只要忠於自己,慢慢走你的路,就已經夠好了。
👉🏻 如果你都曾懷疑人生,不如留言分享你的故事;或者轉發給你身邊有需要的人,一起走過這段迷茫時光。
追蹤我,了解更多關於人生、夢想、和迷茫中行前一小步的故事。

